部队的原地待命是战术执行的重要环节,尤其在联盟活动或大规模作战时尤为关键。原地待命的核心在于保持部队的机动性与隐蔽性,避免无谓的兵力损耗。通过长按屏幕并拖动至目标位置,部队会显示行军路线,释放后选择行军即可完成部署。行军过程中若需临时调整位置,可点击部队并选择撤回或驻扎指令,确保其停留在安全区域。部队在野外待命时不会自动恢复生命值,需依赖祭司疗所或特定技能进行治疗。
部队待命期间需密切关注战场动态,尤其是迷雾区域的探索与敌情侦查。在黄金之国等特殊活动中,击败守卫后可选择临时驻扎以调整战术,同时利用宝箱或符文增益提升后续作战能力。若待命区域出现敌方部队,需优先评估战力对比,必要时迅速撤回或呼叫联盟支援。多支部队待命时,可通过双击屏幕快速编组,实现统一调度,但该功能仅限野外作战使用,城内无法操作。
参与圣所或神庙攻防时,需提前分配高战力部队在BOSS刷新点外围待命,低战力部队则部署于内圈。当管理员发出指令后,所有待命部队应同步行动,避免因响应延迟导致战术失效。针对高难度目标如50级卡鲁拉克仪式BOSS,建议保留至少15万兵力作为预备队,待主力部队吸引仇恨后再进场支援。此类协作能显著降低战损并提高奖励获取效率。
装备与天赋配置直接影响待命部队的生存能力。推荐为驻守部队配备增加防御或生命值的装备,如卡鲁拉克的谦逊等紫色品质道具。天赋方面,步兵系优先选择防御战术与复苏,骑兵系侧重机动与冲锋,弓兵系则强化狙击与精准。若部队需长期待命,可派遣拥有治疗技能的统帅如理查一世或贞德作为副将,通过被动技能缓解生命值压力。
地形利用是提升待命安全性的进阶技巧。山地、森林等地形能为部队提供天然掩护,降低被敌方侦查的概率。在埃及之战等地图中,优先占据隘口或桥梁等战略要地,既能封锁敌方行军路线,又能为后续集结创造有利条件。若遭遇敌方大规模围剿,可指挥部队向资源点或盟友城市方向移动,利用地形拖延时间直至援军抵达。